約當產量法是一種將月末在產品數量按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數量的成本分配方法。其核心公式為: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率
在產品約當產量怎么計算  其中,?完工率的計算需區分不同生產環節:
  ?加工費用(人工/制造費用)?:
  某工序完工率=(前序累計定額工時+本工序定額工時×50%)÷單位產品總工時×100%
  ?直接材料費用:
  若材料一次性投入,完工率按100%計算;若分次投入,需單獨測算投料進度。
  大白話解讀:把“半成品”算成“整件”
  想象工廠生產一批杯子,月末有50個未完工的杯子(在產品)。這些杯子有的只做了瓶身(完工程度30%),有的只差貼標簽(完工程度80%)。約當產量法的作用,就是把這50個不同進度的杯子,統一換算成相當于多少個完整杯子。
  比如:
  若某工序需要10小時完成,某個在產品已累計完成7小時,則完工率=(7+10×50%)/10×100%=60%
  換算后的約當產量=1件×60%=0.6個“完整杯子”
  案例演示
  背景:某玩具廠生產電動玩偶,本月數據如下:
本月數據
項目 數量/金額
完工產品 100件
月末在產品 50件(完工程度60%)
材料成本總額 12,000元(一次投入)
加工成本總額 7,800元
  步驟1:計算材料成本約當產量
  由于材料一次性投入,在產品材料完工程度=100%
  總約當產量=100+50×100%=150件
  材料費用分配率=12,000÷150=80元/件
  完工產品材料成本=100×80=8,000元
  在產品材料成本=50×80=4,000元
  步驟2:計算加工成本約當產量
  加工完工程度=60%
  總約當產量=100+50×60%=130件
  加工費用分配率=7,800÷130=60元/件
  完工產品加工成本=100×60=6,000元
  在產品加工成本=30×60=1,800元
  結果匯總
結果匯總
項目 完工產品成本 在產品成本
直接材料 8,000元 4,000元
加工費用 6,000元 1,800元
?合計 ?14,000元 ?5,800元
  三大實操注意事項
  ?投料方式決定材料成本計算
  若材料分階段投入(如先投入塑料外殼,再安裝電路),需按各階段實際投料比例單獨計算約當產量。
  ?完工程度需科學測定
  可通過工時記錄、生產進度監控系統獲取數據,避免經驗估算導致的成本偏差。
  ?分項計算更精準
  人工和制造費用的約當產量通常低于材料,需分別計算分配率(如案例所示)。